浙江义乌:违法搅拌站“花样”存在
本社记者 孙冰有
近日,我社接群众反映称:“浙江省义乌市近期出现了很多没有资质、未经审批的‘黑搅拌站’,混凝土质量存在安全隐患,也严重影响建筑材料市场秩序。希望跟进采访,维护市场秩序和生态环境。”
为核实反映情况,我社特派记者赶往浙江省义乌市调查采访。义乌市有“中国小商品城”之称,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。“市场大了,所以大家都想从中分走一杯羹。”反映人王某告诉记者,“义乌市的各个乡镇、街道遍布混凝土搅拌站有20多家,只有一半是经过政府部门审批的,其余都是未经审批的‘黑搅拌站’。”
在王某的指引下,记者对这些搅拌站进行了暗访,除了几家正规企业能做到清洁生产外,其余的不是工程项目的自拌站,就是没有相关资质只是简单的找了块空地,竖起水泥罐、搅拌机就开始生产了。场地污浊不堪、电线私拉乱接,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。
在后宅街道下金村附近的一个搅拌站,两个简单的滚筒式搅拌机,搭个雨棚就大肆生产了,泥泞的道路,不是工程车、越野车根本没法通过,更没有任何的环保措施。周边的群众对此怨声载道。
“除了像下金村一样的简易黑站,还有一些项目工程的自拌站,相关项目或完工、或停建,但是搅拌站却依然在生产、销售不合格的商品混凝土。”王某说到。
在江东街道南坑村附近,记者也见到了王某所说的项目工程自拌站,只见一“在建”毛竹山隧道旁,矗立着一座混凝土搅拌站,隧道、道路工程均不见人员在施工,而搅拌车却源源不断的往外运送混凝土。记者跟随发现,混凝土被运往了城郊的农民自建房,并不是所谓的交通项目工程。在中冶二十集团、电建路桥等承建的项目(完工或在建)自拌站也同样存在外卖混凝土的情况。
在义乌市,黑搅拌站还有另外一种存在方式,反映人称:“那就是一家正规的合法企业搬走后,在原来的厂址上,违法企业却仍旧生产。”
位于义亭镇相宜路的义乌市越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,原来的公司搬迁变更后,混凝土企业资质也随之变更,然而,越强公司却利用原企业的生产设备,生产销售商品混凝土。相同情况的还有位于城西街道圣达街老展丰的厂址。
“一本资质证书只能对应一家企业,企业搬迁后,资质证书变更走的,原来厂址就不能再继续生产了。”义乌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“这样的情况也确实存在,环保等部门也进行过处罚,但还是不能根治。”
“对于项目工程自拌站混凝土外卖和没有资质的搅拌站,我们将向上级领导汇报后,进行联合整治。届时会将整治结果通知你们。”义乌市住建局工作人员说道。
然而,截至发稿,也未收到来自义乌方面的整治消息。
来源:http://www.zgcsjs.org.cn/Home-News-news_list-id-71789.aspx
本文为转载文章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
评论已关闭!